根据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,2020年第三季度我市各级消协组织共受理并解决消费者投诉6329件,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00多万元,接待来访和咨询5352人次。(见表一)

一、投诉的基本情况 (一)投诉情况分类 1.投诉问题按性质分:质量问题投诉占38.6%,售后服务问题投诉占13.43%,价格问题投诉占9.16%,虚假宣传问题投诉占8.71%,安全问题投诉占6.73%,合同问题投诉占4.6%,假冒问题投诉占1.28%,计量问题投诉占0.63%,人格尊严问题投诉占0.17%,其他问题投诉占16.69%。(投诉性质对比变化见图一)

2.投诉问题按类别分:投诉量居前五位的商品和服务大类依次为,食品类占16.53%,生活、社会服务类占15.17%,烟、酒和饮料类占10.43%,文化、娱乐、体育服务占10.18%,家用电子电器类占9.67%。(详细情况见表二)

(二)投诉变化情况 从各类商品和服务的投诉量来看,2020年三季度投诉量居前五位的具体商品和服务依次是:健身服务、餐饮服务、食品(不含保健食品)、房屋、日用杂品。(见表三)

二、投诉热点分析 2020年三季度投诉总量与2020年二季度相比有所增加,投诉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。
(一)健身服务 2020年三季度受理健身服务类投诉总量为491件,占总投诉量的7.76%,投诉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其服务质量和合同方面。
(二)餐饮服务 2020年三季度受理餐饮服务类投诉总量为422件,占总投诉量的6.67%,投诉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其服务质量、虚假宣传和价格方面。
(三)食品(不含保健食品) 2020年三季度全市消协组织共受理食品(不含保健食品)投诉340件,其涉及的主要是质量、价格方面的问题,其中因质量问题产生的投诉占到66.47%。
三、商品及服务选购几点建议 (一)健身服务 在选择健身服务前,应核实健身机构的资质、经营状态,应选择规模大、设备齐全、信誉好的机构(商家)。办卡时还要注意查看商家的房屋租赁合同或房产证,确定商家的经营期限。合理选择套餐,消费者切莫被部分套餐优惠冲昏头脑,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。切莫被商家的优惠折扣迷惑而冲动消费,应尽量选择金额小或期限短的套餐。要认真签合同,仔细了解和阅读办卡说明,不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。
(二)餐饮服务选择方面 选择餐饮服务时,要选择证件齐全、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的餐饮服务单位,就餐前要把菜品价格、计价方式等问清楚,尽量不在无证的路边摊等食品安全无保障的场所消费。 网上订餐时要选择有实体店的餐饮单位,尽量选择较近的餐饮单位订购,避免配送时间过长影响菜品质量,收到订餐后还应检查包装是否完好等。
(三)食品选购方面 选购食品时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并保存好相关凭证,要注意检查食品包装标志是否齐全,是否在保质期内等。不购买不新鲜的水果、蔬菜和水产品以及未经检疫的肉制品,同时要理性看待食品及保健食品的广告宣传,凡声称具备疾病治疗功能的要谨慎购买。
四、专项分析——教育培训服务 三季度受理教育培训类投诉207件,多数涉及的是合同和后继服务方面的纠纷。长期以来,教育培训需求旺盛,因此也催生了名目繁多的各种培训需求,教育培训时间跨度一般较长,受疫情影响,加之部分培训机构缺乏诚信意识,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,相关纠纷也随之增多,主要表现:一是部分培训机构随意承诺、夸大宣传诱导报名参培人员,利用不合理格式条款限制、甚至排除消费者退费权利。二是教培服务质量良莠不齐,部分培训机构设施不足、师资薄弱、承诺不兑现,个别培训机构经营不善突然关门停业。三是诱使参培人员办理贷款支付培训费用,对参培人员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报名资格弄虚作假。四是受疫情影响,原本线下培训改为线上进行,培训效果存差异,提出退费、变更培训服务等,经营者以各种理由拖延、拒绝。
教育培训消费提示: 1.理性看待商家宣传,不要轻信其“名师助阵”、“包报名、包拿证”等自我宣传,也不要轻信营销人员口头上的各种承诺,应将培训机构的各种承诺写进合同,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。
2.要注意查询培训机构是否合法正规,有无营业执照和教育培训资格,应选品牌实力强、信用口碑好的培训机构。
3.参与职业资格类培训,要事前了解自己是否符合相关职业资格证报考条件,不可自行作假或为考证默许培训机构弄虚作假。
4.要重视缴费发票、合同、宣传资料、视频截图等材料和证据的收集保存,如一旦发生纠纷,方便维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