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夏以来,气温节节攀升,多地创下有记录以来最高温。如何做好高温防护成为热议话题,其中尤以暴露在炎炎烈日下的户外劳动者引起社会关注。这时候,我们注意到,在城市的街头巷尾,有一些写着“累了能歇脚,渴了能喝水,没电能充电,饭凉能加热”的地方,它们并不是一句简单的标语,而是真实的“劳动者港湾”。
2018年7月起,建设银行在全行范围开放网点服务资源,建设“劳动者港湾”。重点为环卫工人、出租车司机、交通警察、城管、快递员、志愿者等户外工作者及其他劳动者,以及老弱病残孕、走失儿童、考生等需要特殊关爱的群体,免费提供饮水、充电、热饭、休憩等基础便民服务。同年8月,正式发布“劳动者港湾”公益服务品牌,大力倡导“便民文化、共享文化、社区文化”,传递崇尚劳动、关爱劳动者正能量。

位于建行网点一角的“劳动者港湾”,空间不一定很大,但干净温馨。热饭的微波炉、微微亮着指示灯的饮水机、几张椅子伴着几条及时趁手的充电线,颇有几分休憩之意。
“劳动者港湾”播下的是一粒希望的种子。四年来,四川建行640个“劳动者港湾”已累计服务超过700万人次的劳动者和有需求的社会公众。“劳动者港湾”秉持为民初心,坚持为群众办实事,在重要的节点时点,还为前来“歇脚”的劳动者送上温暖的祝贺和问候;既热情地把劳动者请进来,还主动走出去,将充满爱心的“港湾+”服务传递给全社会。“港湾+”模式不断丰富,推动金融机构与工会、妇联、街道等单位深化合作,搭建了“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”“环卫工人爱心驿站”“妇女微家”“的士之家”等多个合作平台,为广大户外劳动者提供触手可及的温情服务,表达尊重与关爱。诚如建设银行所言,“国有大银行要始终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,时刻关心关注人民的安危冷暖,积极承担社会责任。银行要回归到服务社会的本源上来,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一份力量。”

金融无处不在,辛勤工作的劳动者,同时也是金融消费者,“劳动者港湾”也是消费者之家。“劳动者港湾”大大拉近了和消费者之间的心理和情感距离。作为一项创新服务,“劳动者港湾”是建行向消费者推广服务品牌、开展金融消费教育、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载体,是通往售前售后服务的“绿色通道”。一边喝茶乘凉,一边随手翻翻桌上的业务介绍,抬头看看墙上的建行品牌语,通“情”而达理,宣传效果更佳。予人玫瑰,手有余香。有理由相信,到“劳动者港湾”歇过脚、喝过水、充过电、热过饭的劳动者,当他们需要存钱、理财、贷款等金融服务的时候,会想到建行;当他们对某项具体业务暂时不太满意时,会抱以更宽容、更理性的态度,“以和为贵”,一团和气的“劳动者港湾”能够促进社会更加和谐。
可以认为,这样的“港湾”既带给消费者“念有回响、寻有所得”的小确幸,更显现金融机构“晚来天欲雪,能饮一杯无”的大情怀。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类似的社会实践,在“多谋民生之利、多解民生之忧”精神指引下释放越来越多的暖意,传递越来越浓的温情!(和事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