贷款买车,除了车款外,一般还会有各种费用。近期,四川消费网接到多起消费者投诉咨询,反映一些车商收费不透明,甚至刻意隐瞒收费项目,从而引发消费者维权。消费者在签合同前,一定要行使好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赋予的知情权,要求商家清楚收费项目、标准及收费方式。
案例一
贷款前突然增加“保证金” 2月18日,贾女士在双流区某二手车行订购了一款二手吉利星瑞汽车,付订金1000元,约定办完贷款手续即可提车。车行承诺除购车款、保险费、gps费以及贷款服务费3000元外,不会再有其他费用。2月20日办理车贷手续时,在贾女士连预审贷款额度与利息都不清楚的情况下,车行要求先支付10000元“保证金”,如果不先支付就不会办理贷款手续,也不会退还订金。贾女士当场拒绝,双方发生争执,车行人员通过言语对她进行辱骂、威胁。
案例二
承诺的贷款利息猛增3倍 周先生通过某汽车直播平台了解到,购买某品牌汽车可以给到全网最低价68900元。经与销售人员反复沟通,双方最后协定首付两成共计13780元,贷款55120元,利息2厘左右,贷款周期5年(60期),月供1660元。交订金前,周先生和销售人员反复确认贷款利息等问题,得到很肯定的答复后,才交了1000元订金。几天后,销售人员告诉周先生,贷款批下来了,但利息是6厘多,超出原定利息2倍多,按照这个利息计算,车价从7万元左右涨到12万元左右。周先生当即拒绝,并要求解除合同退回订金,平台则以周先生违约订金不退为由拒绝。


消费者供图
案例三
“先收后返”的一笔钱迟迟不返 7月23日,黄女士通过贷款方式购买了一辆某品牌小轿车,4s店表示,想要快速提车,还需额外多付一笔钱,这笔钱是厂家直接收走,会在交车后15个工作日内原路返回,但至今已过去两个多月,一直没有返还。4s店将责任全部推给厂家,找到厂家,厂家又让联系4s店。两个多月间,黄女士反复催问4s店,得到的答复都是“等”。黄女士感叹:原本15天退还的钱,两个多月过去了还杳无音信,这样没完没了地等,何时才是头?
四川消费网提醒消费者: 1、贷款买车要更加注意收费项目。贷款买车,除车款外,现实中一般还有利息、保险、手续费、gps安装费、“保证金”等各种费用,要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知情权,让销售人员解释清楚每个收费项目的准确含义、由谁收取以及收费标准。并且留下证据。在未确切了解之前,不要贸然交纳定金。不要轻信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。
2、“先收后返”要紧盯不放。“先收后返”一定要约定清楚谁收取、谁返、返多少、什么时候返、通过什么方式返等等,千万不能轻信4s店人员的口头承诺。如果在约定时间未返回,要及时督促落实,或者依法投诉维权。(警事钟)
未经授权不得转载,转载需注明来源和作者。四川消费网(028—86533315 86629315 )
投诉咨询qq:12652315
投诉邮箱:zxbly315sc@163.com
微信公众号(四川消费网scxfw315) 